5月30日下午,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對張藜而言,這是近15年工作的一次重要交付,也是十幾年前諾言的莊重兌現(xiàn)。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首展是“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重點活動之一,190余位科學家的400余件(套)珍貴實物面向公眾展示,包括書信、手稿、工作筆記、日記以及科學家使用過的儀器設備等。
這些珍貴藏品是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首展的底氣,而這份底氣源于一項重大工程——“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以下簡稱采集工程)。
2015年,時任中國科協(xié)戰(zhàn)略創(chuàng)新研究院副院長周大亞在采集工程2015年度四川省巡查工作會議上說,采集工程是一項文化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項良心工程。
搶救國家記憶
2009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中國科協(xié)牽頭,聯(lián)合中組部等11個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采集工程。
采集工程以學術成長經(jīng)歷為主線,重點面向年齡80歲以上、在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科學家,系統(tǒng)采集反映老科學家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師承關系、學術交往、科研活動等各類文獻資料,以及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用品和儀器設備等。
采集工程啟動之初,當時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從事中國現(xiàn)代科學史研究的張藜受邀起草學術規(guī)范指南。后來她擔任了采集工程首席專家。
采集資料主要分為口述資料、實物資料和音像資料三大類。
“實物原件是采集工程最珍貴的資料。”張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最初,我一位一位打電話給科學家或他們的家人,甚至登門拜訪,說服他們把實物原件捐給采集工程。”
這是異常艱難的過程。
實物原件也是科學家及其家人的珍藏,憑什么捐給一群素不相識的人、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工程?
為了打消一些老科學家的顧慮,張藜承諾:國家一定會好好保管這些資料,一定會建一個平臺永久珍藏。
被采集團隊的專業(yè)和執(zhí)著打動,越來越多老科學家慷慨捐贈實物資料。
在張藜看來,當時啟動采集工作迫在眉睫。“越來越多的老科學家與世長辭,我們必須采取行動搶救與他們有關的學術資料。否則就是科學界的遺憾,也是國家和人民的重大損失。”她說。
2010年夏天,首批采集工程啟動,采集對象共50位老科學家。
十多年里,首批采集的老科學家相繼離世。“采集工程的音視頻訪談,留下了他們最后的音容笑貌。”張藜感慨。
漫漫采集,歲物豐成。截至目前,采集工程共獲得實物原件資料14.7萬件、數(shù)字化資料34.5萬件、視頻資料47萬分鐘、音頻資料56萬分鐘。
回首過往,張藜欣慰地說:“感謝老科學家們的信任。正是因為這份信任,我們才得以采集到堪稱國寶級的實物原件,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才得以建立。”
如今,采集工程的資料將永久保存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這是共和國科技史的寶貴財富。”張藜說。
感受科學家精神
從黃汲清院士一摞摞工作筆記中,可以窺見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地質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
從王淦昌院士入黨后寫給杜祥琬院士的回信中,能夠體悟到老一輩科學家樸素真摯的愛國愛黨情懷。
從何澤慧院士在新疆馬蘭核試驗基地的老照片中,不難感受到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
……
近15年來,4000多名采集人員像蜜蜂一樣奔赴全國各地開展資料采集。截至目前,采集工程已完成674位科學家的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作。
“這一豐富而龐大的學術成長資料庫,有助于研究者厘清中國科技界的學術傳承脈絡。”張藜說。
老科學家代表、北京大學教授武際可曾指出,采集工程可以成為今后研究科技發(fā)展歷史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借助這些資料的積累,才有可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題目。
與此同時,研究者可以通過采集工程探索中國科技人才成長規(guī)律。
梳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張藜深刻認識到:“培養(yǎng)優(yōu)秀科技人才至少要做到兩點:一是必須重視基礎教育和科學教育,系統(tǒng)的科學教育是人才成長的基礎;二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文化環(huán)境,鼓勵大膽探索、合理競爭。”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羅興波自2009年就開始參與采集工程,并參與了盧永根院士的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作。“通過梳理研究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在他們身上表現(xiàn)得到充分體現(xiàn)。”羅興波告訴記者。
采集工程資料也是科學文化、科學家精神的生動注腳。
采集人員趙晨撰文回憶采集心得時寫道:“傾聽潘承洞院士學術成長故事,深深感動于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胸懷祖國、奉獻人民的愛國精神,踏實勤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道德品質。”
“生物標本、礦石樣本、工作筆記、工程藍圖等,讓科學家形象立體化、科學家故事生動化、科學家精神具象化。”張藜說。
推動科技史研究
劉東生捐贈實物資料8100件,黃葆同捐贈實物資料3547件,周培源捐贈實物資料2200件……
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舉辦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特展上,部分科學家捐贈實物資料數(shù)量表引人駐足。
“如果沒有資料,采集工程就沒有基礎,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就是空中樓閣。”張藜說,“得益于形成的一整套資料采集學術規(guī)范,采集工程才能夠持續(xù)下去并取得豐碩成果。”
在采集工程的示范作用下,越來越多研究機構和高校有意識地啟動本單位的資料采集工作。
這讓張藜又憂又喜。“一方面,很多珍貴的資料留在了科學家原單位,這對采集工程而言是一個遺憾。另一方面,很欣慰地看到,許多機構完全按照采集工程的學術規(guī)范和指南開展采集工作。這說明,采集工程推動了人們對共和國科技史的重視和研究。”
羅興波告訴記者,針對資料搜集難題,采集工程也將采取新舉措。比如加強科學家博物館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全國科學家博物館聯(lián)合體,實現(xiàn)資源共享。
隨著資料采集工作的不斷拓展,將有更多采集成果問世,成為國家記憶、時代坐標、人民財富。羅興波說:“還有很多資料尚未開發(fā),我們希望深入挖掘和釋放采集資料的價值。”
而這意味著,需要更多專業(yè)人才。
一個采集小組的基本構成至少包括三個人:理解科學家學科專業(yè)的人,熟悉科學家經(jīng)歷或具有科學史專業(yè)背景的人,懂得情報檔案編目工作的人。
“采集工程離不開專業(yè)敬業(yè)的團隊。”張藜說,新加入的采集人員都要接受培訓,學習采集流程和規(guī)范。
采集工程實施的頭一個十年,張藜絕大部分精力放在采集工程上,青絲逐漸變白發(fā)。
張藜說:“資料搜集、入藏、管理、開放、使用,每一步都艱難而瑣碎,而且是無法被公眾看見的工作。合格的采集人員需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懷揣熱愛投身到采集事業(yè)中來,喚醒沉睡的科技史資料,成為科技史的研究者、科學家精神的傳播者。”張藜呼吁。
5月30日下午,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對張藜而言,這是近15年工作的一次重要交付,也是十幾年前諾言的莊重兌現(xiàn)。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首展是“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重點活動之一,190余位科學家的400余件(套)珍貴實物面向公眾展示,包括書信、手稿、工作筆記、日記以及科學家使用過的儀器設備等。
這些珍貴藏品是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首展的底氣,而這份底氣源于一項重大工程——“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以下簡稱采集工程)。
2015年,時任中國科協(xié)戰(zhàn)略創(chuàng)新研究院副院長周大亞在采集工程2015年度四川省巡查工作會議上說,采集工程是一項文化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項良心工程。
搶救國家記憶
2009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中國科協(xié)牽頭,聯(lián)合中組部等11個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采集工程。
采集工程以學術成長經(jīng)歷為主線,重點面向年齡80歲以上、在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科學家,系統(tǒng)采集反映老科學家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師承關系、學術交往、科研活動等各類文獻資料,以及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用品和儀器設備等。
采集工程啟動之初,當時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從事中國現(xiàn)代科學史研究的張藜受邀起草學術規(guī)范指南。后來她擔任了采集工程首席專家。
采集資料主要分為口述資料、實物資料和音像資料三大類。
“實物原件是采集工程最珍貴的資料。”張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最初,我一位一位打電話給科學家或他們的家人,甚至登門拜訪,說服他們把實物原件捐給采集工程。”
這是異常艱難的過程。
實物原件也是科學家及其家人的珍藏,憑什么捐給一群素不相識的人、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工程?
為了打消一些老科學家的顧慮,張藜承諾:國家一定會好好保管這些資料,一定會建一個平臺永久珍藏。
被采集團隊的專業(yè)和執(zhí)著打動,越來越多老科學家慷慨捐贈實物資料。
在張藜看來,當時啟動采集工作迫在眉睫。“越來越多的老科學家與世長辭,我們必須采取行動搶救與他們有關的學術資料。否則就是科學界的遺憾,也是國家和人民的重大損失。”她說。
2010年夏天,首批采集工程啟動,采集對象共50位老科學家。
十多年里,首批采集的老科學家相繼離世。“采集工程的音視頻訪談,留下了他們最后的音容笑貌。”張藜感慨。
漫漫采集,歲物豐成。截至目前,采集工程共獲得實物原件資料14.7萬件、數(shù)字化資料34.5萬件、視頻資料47萬分鐘、音頻資料56萬分鐘。
回首過往,張藜欣慰地說:“感謝老科學家們的信任。正是因為這份信任,我們才得以采集到堪稱國寶級的實物原件,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才得以建立。”
如今,采集工程的資料將永久保存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這是共和國科技史的寶貴財富。”張藜說。
感受科學家精神
從黃汲清院士一摞摞工作筆記中,可以窺見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地質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
從王淦昌院士入黨后寫給杜祥琬院士的回信中,能夠體悟到老一輩科學家樸素真摯的愛國愛黨情懷。
從何澤慧院士在新疆馬蘭核試驗基地的老照片中,不難感受到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
……
近15年來,4000多名采集人員像蜜蜂一樣奔赴全國各地開展資料采集。截至目前,采集工程已完成674位科學家的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作。
“這一豐富而龐大的學術成長資料庫,有助于研究者厘清中國科技界的學術傳承脈絡。”張藜說。
老科學家代表、北京大學教授武際可曾指出,采集工程可以成為今后研究科技發(fā)展歷史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借助這些資料的積累,才有可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題目。
與此同時,研究者可以通過采集工程探索中國科技人才成長規(guī)律。
梳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張藜深刻認識到:“培養(yǎng)優(yōu)秀科技人才至少要做到兩點:一是必須重視基礎教育和科學教育,系統(tǒng)的科學教育是人才成長的基礎;二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文化環(huán)境,鼓勵大膽探索、合理競爭。”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羅興波自2009年就開始參與采集工程,并參與了盧永根院士的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作。“通過梳理研究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在他們身上表現(xiàn)得到充分體現(xiàn)。”羅興波告訴記者。
采集工程資料也是科學文化、科學家精神的生動注腳。
采集人員趙晨撰文回憶采集心得時寫道:“傾聽潘承洞院士學術成長故事,深深感動于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胸懷祖國、奉獻人民的愛國精神,踏實勤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道德品質。”
“生物標本、礦石樣本、工作筆記、工程藍圖等,讓科學家形象立體化、科學家故事生動化、科學家精神具象化。”張藜說。
推動科技史研究
劉東生捐贈實物資料8100件,黃葆同捐贈實物資料3547件,周培源捐贈實物資料2200件……
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舉辦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特展上,部分科學家捐贈實物資料數(shù)量表引人駐足。
“如果沒有資料,采集工程就沒有基礎,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就是空中樓閣。”張藜說,“得益于形成的一整套資料采集學術規(guī)范,采集工程才能夠持續(xù)下去并取得豐碩成果。”
在采集工程的示范作用下,越來越多研究機構和高校有意識地啟動本單位的資料采集工作。
這讓張藜又憂又喜。“一方面,很多珍貴的資料留在了科學家原單位,這對采集工程而言是一個遺憾。另一方面,很欣慰地看到,許多機構完全按照采集工程的學術規(guī)范和指南開展采集工作。這說明,采集工程推動了人們對共和國科技史的重視和研究。”
羅興波告訴記者,針對資料搜集難題,采集工程也將采取新舉措。比如加強科學家博物館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全國科學家博物館聯(lián)合體,實現(xiàn)資源共享。
隨著資料采集工作的不斷拓展,將有更多采集成果問世,成為國家記憶、時代坐標、人民財富。羅興波說:“還有很多資料尚未開發(fā),我們希望深入挖掘和釋放采集資料的價值。”
而這意味著,需要更多專業(yè)人才。
一個采集小組的基本構成至少包括三個人:理解科學家學科專業(yè)的人,熟悉科學家經(jīng)歷或具有科學史專業(yè)背景的人,懂得情報檔案編目工作的人。
“采集工程離不開專業(yè)敬業(yè)的團隊。”張藜說,新加入的采集人員都要接受培訓,學習采集流程和規(guī)范。
采集工程實施的頭一個十年,張藜絕大部分精力放在采集工程上,青絲逐漸變白發(fā)。
張藜說:“資料搜集、入藏、管理、開放、使用,每一步都艱難而瑣碎,而且是無法被公眾看見的工作。合格的采集人員需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懷揣熱愛投身到采集事業(yè)中來,喚醒沉睡的科技史資料,成為科技史的研究者、科學家精神的傳播者。”張藜呼吁。
本文鏈接:http://www.3ypm.com.cn/news-2-5456-0.html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15年—— 留存科技記憶 傳承大家風范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