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春晚上,節(jié)目《借傘》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員手中精美的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把傘就是有著“西湖之花”的國家級非遺技藝西湖綢傘,是西湖綢傘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宋志明先生的作品。
近日,宋志明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西湖綢傘的獨特之處可以概括為“撐開一把傘,收攏一節(jié)竹”。它是一種美的象征,也是一種手工技藝精湛的呈現,希望能有更多人來學習、傳承西湖綢傘。
需經18道工序打磨
西湖綢傘始創(chuàng)于1932年,以杭州本地獨有的淡竹、杭州絲綢為原料,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裝飾圖案。要想做出一把造型獨特、設計巧妙的西湖綢傘,必須經過傘骨制作、傘面裝飾、貼青復原等18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湛的技藝和嚴格的要求。
西湖綢傘造型輕盈,設計奇巧,制作精細,高雅美觀,既很實用,又有藝術欣賞價值。2008年,西湖綢傘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西湖綢傘主體由傘骨和傘面組成,傘骨制作采用古老的套合技藝,不用任何黏合劑。傘面用絲綢為面料,以刷花、彩繪和刺繡等技法加以裝飾。
自上世紀70年代,宋志明便開始做西湖綢傘。春晚結束后,有很多人給他打電話,詢問節(jié)目中的西湖綢傘。他告訴北青報記者,西湖綢傘經過多道工序精心打磨,既堅固又富有彈性,烈日暴曬也不會彎曲,傘面采用杭州特產的絲綢制作,輕盈而富有光澤,并畫有西湖風景。“西湖綢傘的傘骨采用的是杭州近郊特有的淡竹,淡竹的直徑大概在5-6厘米之間,竹節(jié)和竹節(jié)之間距離較長,適合做傘。做成之后,女性拿在手上的厚薄度剛好。這一點別的竹子是做不了的?!?/span>
為春晚定制西湖綢傘
宋志明告訴北青報記者,當時春晚導演組聯系他們,說有一個節(jié)目采用他們的西湖綢傘比較適合,想給演員定制。“只是說要用傘,但是沒有說具體怎么用、用在哪里,我們當時猜測可能是跟西湖有關系,可能是舞蹈,一直到最后都沒有想到會跟《白蛇傳》有關?!?/span>
據宋志明介紹,節(jié)目中的傘他們花了很多心思,算下來大概用了近20天時間才做完。傘面材質和顏色選擇上他們考慮了很多,跟節(jié)目組進行了多次溝通、調整,考慮到舞臺的效果和實際使用,他們最終確定用電力紡來做傘面。傘面顏色上,因為無法到現場確認,用手機拍攝會有色差,他們就跟節(jié)目組來回寄樣確認。
此外,確定傘面的圖案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宋志明說,他們特意選用了三潭印月的圖案,這樣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是西湖。傘頭也進行了設計,一般的西湖綢傘也用三潭印月造型的傘頭,但是比較抽象,春晚西湖綢傘的傘頭是專門設計的,“我們去拍了三潭印月的照片進行設計,特意為春晚做的。”
宋志明告訴北青報記者,當最后葉童和趙雅芝撐開傘的時候他非常激動,“沒想到她們兩個會用這樣的方式出現,看到節(jié)目覺得我們這么多年的堅持沒有白費。我們整個團隊也很高興,很多學員給我打電話說很高興,一眼就能看出來是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在向實用性方面發(fā)展
宋志明介紹,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西湖綢傘也在與時俱進,但是傘的靈魂一直沒有變,“撐開一把傘,收攏一節(jié)竹,這個不能變,這是西湖綢傘獨一無二的特色?!蹦壳?,其他類型的西湖綢傘他們也做,主要是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制作,“新型面料、新型工藝都進行嘗試、使用,我們也跟剪紙、刺繡等其他非遺工藝結合,跟游戲、動漫合作。”此外,西湖綢傘也在向實用性方面發(fā)展,除了主材料不變,其他都可以變,“主要根據客戶需求,比如傘頭的造型可以根據傘面的內容進行匹配。”
宋志明告訴北青報記者,現在他們一家人都在做西湖綢傘,也開了一些培訓班讓更多人來學、來體驗做傘,西湖綢傘是一種美的象征,也是一種手工技藝精湛的呈現,“希望能有更多人來學習、傳承西湖綢傘。”(記者/李鐵柱統(tǒng)籌/孫慧麗)
本文鏈接:http://www.3ypm.com.cn/news-3-174-0.html18道工序打磨 西湖綢傘美出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