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州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李國強教授研究團隊關于汾河流域氣候變化與古人類演化關系研究成果以“Chronology and paleoclimatic context of hominin occupations in the Fenhe River Basin of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middle to Late Pleistocene”為題在國際地學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發(fā)表。
晚第四紀氣候變化與古人類演化及擴散之間的關系研究,一直是地理學及考古學研究的國際前沿熱點問題。目前,對于東亞季風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古人類在東亞地區(qū)的演化及擴散還不清楚。黃土高原黃土-古土壤沉積序列是開展季風氣候變化的重要載體,黃土高原東部汾河流域是我國舊石器遺址和古人類化石的重要分布地區(qū)之一,該地區(qū)黃土-古土壤序列中保存的舊石器遺址為理解華北乃至整個東亞地區(qū)氣候變化與古人類演化關系提供了良好的記錄證據(jù)。但由于對這些遺址的準確定年還存在困境,限制了基于這些記錄的氣候變化與古人類活動歷史重建。
蘭州大學研究人員與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通過對汾河流域內(nèi)黃土-古土壤序列的釋光測年及古環(huán)境代用指標分析,重建了25萬年以來東亞季風變化歷史,在此基礎上對汾河流域13處舊石器遺址進行了系統(tǒng)的釋光測年研究,建立了古人類在該區(qū)域的活動歷史(圖1),探討了距今25萬年以來季風氣候變化對古人類活動的影響。結果表明,汾河流域氣候受東亞夏季風和冬季風影響,冰期主要表現(xiàn)為粉塵快速堆積、寒冷、干旱氣候條件,而間冰期為溫暖、濕潤氣候條件。汾河流域是中國北方冰期-間冰期氣候變化期間古人類的重要活動區(qū),古人類在至少在距今37萬年就已在汾河流域出現(xiàn),在距今25-6萬年以及3萬年以來廣泛活動。遺址數(shù)量和石器密度指示的古人類活動頻率在氣候溫暖濕潤的間冰期,包括距今24-19萬年和距今13-7萬年時期,出現(xiàn)了顯著增加;在氣候寒冷干旱的冰期,包括距今19-13萬年和距今7-1萬年明顯減少(圖2)。但是在距今3-2萬年氣候極端寒冷干燥的末次冰期最盛期,古人類活動頻率顯著增加,主要和石器技術在這一時期由石核-石片工業(yè)向細石器技術轉(zhuǎn)變有關,這說明石器技術的進步幫助了古人類對嚴酷環(huán)境的適應。
李國強教授為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蘭州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博士生鄧艷青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王益人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任海云副研究員、袁文明館員,汕頭大學賴忠平教授、涂華博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楊和博士、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張裕年工程師、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人類演化研究中心Michael D Petraglia教授等國內(nèi)外多家單位十余位學者共同參與了本項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號:42071101),蘭州大學優(yōu)秀青年支持計劃項目(項目號:lzujbky-2021-ey22),甘肅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項目號:23JRRA1016)共同資助。
圖1.汾河流域地貌特征(a)、舊石器遺址分布及古人類活動年代(b, c)
圖 2 汾河流域25萬年以來氣候變化與古人類活動關系。(a-d) 基于氣候代用指標重建的東亞夏季風與冬季風變化歷史;(e) 基于遺址數(shù)量和石器密度指示的汾河流域古人類活動頻率;(f) 基于深海氧同位素記錄集成的全球冰量變化。
文章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7379123005474
內(nèi)容來源 | 蘭州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
編輯 | 溫彩霞
責任編輯 | 彭倩
本文鏈接:http://www.3ypm.com.cn/news-8-1431-0.html蘭州大學研究人員在華北舊石器遺址釋光測年與古人地關系研究取得新進展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落實藝術新課標 推進美育浸潤行動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