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在線發(fā)表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華牽頭開展的III期JUPITER-02研究最終結果。結果顯示,死亡風險降低37%,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接近3倍,為復發(fā)轉移鼻咽癌患者帶來長生存曙光。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徐瑞華表示,作為鼻咽癌免疫治療領域首個國際多中心、樣本量最大的雙盲、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為“特瑞普利單抗聯(lián)合化療”成為新的鼻咽癌一線標準治療提供了證據(jù)。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兼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麥海強表示,該研究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35個中心共入組289例既往未接受系統(tǒng)治療的復發(fā)轉移鼻咽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是免疫藥物(特瑞普利單抗——國產(chǎn)PD-1單抗)+兩種化療藥物(吉西他濱、順鉑),另一組為安慰劑+兩種化療藥物(吉西他濱、順鉑)。
研究結果顯示,復發(fā)轉移鼻咽癌患者可以從“免疫藥物+化療藥物”治療方案中明顯獲益。和傳統(tǒng)單純化療方案相比,新的治療方案將死亡風險降低37%,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接近3倍,完全緩解率是單純化療的2倍。
“新加入的免疫藥物還有‘拖尾效應’,意味著有部分晚期鼻咽癌患者可以獲得更長期的生存,甚至臨床治愈,這在過去是敢都不敢想的。”麥海強表示,從生存曲線進一步分析,新治療方案帶來的生存獲益可能不只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接近3倍這么簡單。曲線中能看到免疫治療“拖尾效應”的體現(xiàn),“拖尾效應”是指響應免疫療法的患者,在一定時間長度的免疫治療結束后,抗癌的治療效果依然持續(xù)存在。
EB病毒潛伏感染是鼻咽癌發(fā)病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新治療方案中96.3%的患者EB病毒 DNA拷貝數(shù)下降到無法檢測到的水平,實現(xiàn)了更快的拷貝數(shù)下降,且不易反彈。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1/jama.2023.20181
本文鏈接:http://www.3ypm.com.cn/news-8-19-0.html死亡風險降低37%!復發(fā)轉移鼻咽癌研究獲進展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