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鄭國璽教授、張亞副研究員、特聘教授董敬亮等醫(yī)工交叉團隊利用基于影像資料的計算流體力學模擬和體外仿生實驗相結合的手段,成功預測了不同中鼻甲手術后霧化給藥的最佳粒徑,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鼻科學》上。
既往研究發(fā)現,即使經規(guī)范治療,術后2年慢性鼻竇炎復發(fā)率仍可高達55.3%。由于鼻閥區(qū)狹窄彎曲,傳統(tǒng)鼻噴裝置僅可將藥物遞送到鼻腔的前1/3部位,而難以遞送致鼻竇炎黏膜炎癥負荷所在的中鼻甲、鼻竇鼻道復合體區(qū)。目前由于缺乏顆粒物在群體鼻腔中沉積分布的精確評價方法,使得我國鼻腔給藥裝置的開發(fā)處于空白狀態(tài)。該研究成果體現了跨學科合作在解決復雜醫(yī)學問題中的優(yōu)越性,也展示了鼻腔空氣動力學方法在鼻竇炎手術設計及提高術后給藥效率方面的巨大潛力,反映了二附院在上呼吸道生物力學領域的研究水平,同時在開展國際科研合作、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方面也建立了成熟有效機制。
不同中鼻甲手術、不同藥物粒徑霧化給藥沉積率。(課題組供圖)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4193/Rhin23.265
本文鏈接:http://www.3ypm.com.cn/news-8-3471-0.html醫(yī)工交叉合作成功預測中鼻甲術后給藥最佳粒徑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畢明福任淮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