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推出了一款春節(jié)專享理財產品,業(yè)績比較基準會比同期限、同類型的理財產品高出5到10個基點,但發(fā)行時有區(qū)域限制,主要是為了通過控制規(guī)模來保障收益率。”某中小銀行資管部人士告訴記者,該行主要從投資端與渠道端兩方面做高該產品收益率:投資端方面,會將存量高利率存款等優(yōu)質資產向該產品傾斜;渠道端方面,會聯合該行零售部降低產品管理費與銷售費。
事實上,不只是節(jié)假日特別款產品,多位銀行及銀行理財公司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市場上出現了類似于櫥窗基金的特別款理財產品——高收益打榜產品,發(fā)行前期以高收益率吸引投資者,一段時間后產品收益率將“腰斬式下跌”。
“一切都是為了上量。現在理財行業(yè)競爭激烈,有些理財機構怎么奪眼球、怎么好賣就怎么來。一開始會推出一兩千萬元的小規(guī)模理財產品,因為規(guī)模小所以很容易做高收益率。然后在鋪渠道時,由于歷史業(yè)績好看,代銷機構就會將它們放在推薦榜單前列。產品放開申購額度后,迅速吸引幾億元甚至十幾億元的資金進來,但如此高的收益率無法長期持續(xù),過一段時間就會掉下來。這在業(yè)內不是秘密,甚至會有銀行渠道方主動來問詢相關事宜?!蹦忱碡敼救耸扛嬖V記者。
●本報記者 張佳琳
高收益率特別款產品攬客
“每逢春節(jié)、國慶節(jié)等重要節(jié)假日,一些理財機構會推出特別款理財產品,也會加大客戶營銷力度,以一定的收益率優(yōu)勢來增強產品競爭力。有的理財機構會用降費等手段來提高產品收益率,類似于薄利多銷,目的在于制造品牌效應,提高市場占有率。”某城商行理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春節(jié)假期前后,居民與機構手頭資金較為充裕,記者注意到,不少銀行及銀行理財公司會聚焦客戶的資金增值需求,發(fā)行春節(jié)專享理財產品,業(yè)績比較基準大多在2%-4%區(qū)間,其中不乏業(yè)績比較基準上限超3%的吸睛產品。相較于一般的理財產品,此類產品業(yè)績比較基準往往高出一截。例如,禾城農商行推出的2025年春節(jié)專享PR2級理財產品,期限類型為3-6個月,業(yè)績比較基準為2.2%-2.9%,銷售區(qū)域為浙江省。而該行同期限、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業(yè)績比較基準為2.05%-2.75%。
除了產品名稱帶有“春節(jié)”二字的特別款產品,春節(jié)前夕記者走進某股份行網點,該行客戶經理小吳還向記者介紹了其他特別款產品,“有理財機構在春節(jié)假期前后、年末季末等特殊節(jié)點,為了吸引資金,會階段性提高產品收益率?!?/span>
小吳說:“低風險的現管類理財產品,底層資產往往是貨幣基金或銀行存款,注定了此類產品的收益率不會太高。然而,現在有部分新發(fā)的現管類理財產品收益率超3%,但收益率每天都會變化,維持一段時間后,收益率就會掉到1.5%左右的正常水平。因為前期表現好,這種產品很容易售罄。”記者打開多家銀行App發(fā)現,部分銀行代銷的多只現管類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超3%,而一段時間后,收益率出現大幅下跌。
某國有行理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此類產品在業(yè)內被稱為打榜產品,“投資者買理財產品時,最先關注的肯定是收益率表現。高收益率產品很吸睛,非常好賣,銀行渠道特別喜歡這種產品。有的理財機構為了迎合渠道需求,特意推出此類產品,也會為自家引流。但我們公司出于求穩(wěn)的考慮,沒有做這類產品”。
打榜產品的神秘操作
談及打榜產品的具體做法,有理財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新發(fā)產品時,理財機構會控制產品規(guī)模,有時渠道端也會幫忙鎖定額度。規(guī)模小就好做收益,機構將高收益率的優(yōu)先股、快要到期且收益率比較高的存款和信用債等資產放進去,拉高理財產品收益率。等收益率上來就放開申購額度。由于產品歷史業(yè)績好,渠道端自然愿意推薦。但這種高收益率難以長期持續(xù)?!?/span>
此外,也有銀行理財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有些理財機構會借助信托計劃短暫拉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信托計劃有側袋機制,有些理財機構以信托為通道,將超額收益劃入信托計劃形成側袋。前段時間,債券市場表現不錯,部分機構積累了一些超額收益,會把這些收益通過信托計劃調節(jié)給打榜產品”。
談及打榜的目的,另一家理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渠道端在推薦理財產品時做法都比較透明,部分銀行會將同類型的代銷理財產品放在一起,按照收益率從高到低排序。哪只產品收益率高就放在前面推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榜’。比如,一款理財產品正常做,收益率始終都是2%左右,可能一直打不了榜。但如果前期收益率超3%,后期掉到1%左右,那么就有可能打榜,登上銀行App的推薦首頁。”
“一切都是為了上量,現在理財機構都在卷規(guī)模,產品好賣才是硬道理。”談及理財機構做高收益率的動力,不少銀行及銀行理財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其來自提高產品規(guī)模、增加市場份額的執(zhí)念。有銀行資管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有些理財機構推出幾款打榜產品,在多家銀行銷售,從而給客戶留下該機構產品收益率較高的印象,吸引更多客戶,這有利于旗下理財產品的銷售。
“誰擁有更多客戶,誰的話語權就更強?!敝薪鸸狙袌笳J為,理財公司僅擁有少量的直銷客戶,大多數理財產品投資者是銀行的客戶。銀行也希望能夠優(yōu)選全市場的理財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持有體驗。因而,在產品銷售過程中,銀行渠道的話語權往往更強,會對準入產品提出更為苛刻的要求。
2024年理財行業(yè)產品增量主要集中于短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長期限理財產品和多資產理財產品發(fā)行較少。而債市利率持續(xù)下行,也讓固收類理財產品更加難以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上述因素共同導致理財產品競爭加劇,理財規(guī)模增長動能難以延續(xù),從而滋生了部分理財機構的打榜行為,以期產品能夠獲得銀行渠道和投資者的青睞。
破解產品同質化難題
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看來,在低利率環(huán)境延續(xù)、存款“手工補息”被叫停以及債市走牛等因素推動下,我國銀行理財市場容量顯著提升。根據銀行業(yè)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近日發(fā)布的《中國銀行業(yè)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截至2024年12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xù)規(guī)模29.95萬億元,較2024年初增長11.75%。
田軒表示,對標資產管理市場高質量發(fā)展目標,銀行理財市場仍面臨一些結構性問題。具體而言,一是產品同質化嚴重,權益類產品占比過低。二是市場可持續(xù)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為保持市場競爭力,理財機構降低產品費率和起購門檻,增大了其降本增效提質的難度。三是監(jiān)管容忍度和顆粒度有待提升。目前,我國銀行理財資金參與權益類投資仍受到一些限制,各類估值平滑機制面臨整改壓力。
一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備受市場詬病。有理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現管類理財等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收益率差距小,所以會有理財機構采用非常規(guī)手段來吸引客戶。銀行理財產品的創(chuàng)新極為重要,一些銀行理財公司正圍繞投資策略、產品形態(tài)等維度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抓緊研究指數型權益類理財產品。
近日,六部門聯合印發(fā)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聚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體的舉措。業(yè)內人士表示,對銀行理財公司而言,其布局權益市場面臨投研能力有限、客戶接受度不高等問題。未來銀行理財公司將加大多資產產品創(chuàng)設和布局力度,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加快理財資金入市步伐。
光大理財表示,未來將研究發(fā)行“+定增策略”的長期限(18個月以上)公募類“固收+”理財產品,通過產品擴容滿足更多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需求。同時,鎖價定增項目具備更優(yōu)的溝通時效和更強的信息透明度,光大理財也將積極豐富陽光紫、陽光藍產品體系,探索通過私募專項產品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
“未來,銀行理財市場需進一步瞄準‘量價雙優(yōu)’的結構性改革求效益,持續(xù)增強市場韌性,發(fā)揮更為強大的資產穩(wěn)定器作用?!碧镘幷J為,銀行理財機構應優(yōu)化產品結構,拓展營銷渠道。開發(fā)多元化理財產品,特別是權益類和混合類產品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求。同時,拓寬理財產品銷售渠道,充分發(fā)揮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作用,推動業(yè)務管理模式變革。
此外,田軒認為,銀行理財機構應優(yōu)化資產配置策略,提升投資能力。進一步加強銀行理財機構的投資能力建設,通過引進專業(yè)人才、調整多元化投資策略等方式,提高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提高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率,同時分散風險。
本文鏈接:http://www.3ypm.com.cn/news-9-66535-0.html理財市場的“打榜”游戲:高收益率僅是曇花一現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